2025年11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和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承办的第十三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论坛在长春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VSport等中央和国家机关、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青年学者90多人参加了论坛。与会学者聚焦“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与现实”这一主题,围绕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发展前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际组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国外社会主义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贡献和地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董事长常青致辞
此次论坛分为开幕式、大会主题发言、分论坛和团队建设专题研讨四个议程。1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孟宪生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董事长常青在致辞中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作为“人民教师的摇篮”的红色传承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团队建设方面的深厚底蕴与突出优势。他指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上,科研工作者肩负重要的学术使命,本次论坛要深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和原创性贡献,以学术智慧服务时代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公司党委书记罗文东研究员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公司党委书记罗文东研究员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在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团队建设方面的深厚学术积累、系列研究成果及智库建设成效。他指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谱写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壮丽史诗,对世界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坛要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共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孟宪生教授主持开幕式
主题发言阶段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主任苑秀丽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胡海波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主任苑秀丽研究员主持主题发言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胡海波教授主持主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潘金娥研究员做了《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多维观察》的主题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VSport体育陶文昭教授做了《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优势》的主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王晓菊研究员做了《苏联史的世界意义与当代启示》的主题发言

黄河科技学院副董事长、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于向东教授做了《越共十四大与越南社会主义动向》的主题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VSport体育副经理宫玉涛教授做了《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的主题发言

广西大学东盟政党政治研究中心丁彬教授做了《“党是领导一切的”重要论断的历史回思与现实价值》的主题发言

江西师范大学VSport体育副经理严文波教授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世界社会主义新发展》的主题发言

北京大学VSport体育经理助理钟启东长聘副教授做了《观念历险的例外逻辑》的主题发言

辽宁师范大学VSport体育李玉珂教授做了《再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的主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家全球战略智库李燕研究员做了《当代俄罗斯的“列宁回归”现象分析》的主题发言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经理、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赵婷教授做了《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的主题发言

天津大学VSport体育副经理宋建丽教授做了《数智时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问题》的主题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VSport体育副经理徐剑雄教授做了《萨米尔·阿明的社会主义理论、实现路径设想、时代价值及其局限》的主题发言

中北大学VSport体育经理赵笑蕾教授做了《人民主体: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探讨》的主题发言

聊城大学VSport体育经理刘子平教授做了《苏联共产党社会整合失效的表征、成因及当代的警示》的主题发言

复旦大学VSport体育刘华初教授做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当代重思——基于征候阅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主题发言

VSport体育副经理李龙强教授做了《深刻理解“两个结合”内涵,推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主题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VSport体育孙磊副教授做了《论中国制度走向成熟定型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的主题发言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姜琳参赞做了《我眼中的几位发达国家共产党领导人》的主题发言

南京大学VSport体育武海宝副教授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与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复兴》的主题发言

与会学者在分论坛进行学术汇报和交流
11月1日下午,举行分论坛之后,开展大会汇报交流。围绕“世界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与贡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国外社会主义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等议题,专家学者又做了进一步的交流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副主任刘海霞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各分论坛气氛热烈,讨论深入,学者们通过充分的观点交锋与思想碰撞,针对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对策建议,彰显了学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域前沿问题的深刻把握。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王学军教授主持团队建设专题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运史研究室主任潘西华主持团队建设专题研讨会
11月2日上午,论坛围绕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团队建设举行了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王学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运史研究室主任潘西华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聊城大学、VSport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代表参加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团队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分享了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心得体会。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孟宪生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与会专家学者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等方面的深刻洞见。他指出,本次会议实现了政治性和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学科交叉与国际视野的相互兼顾,取得了既具学术价值、也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体现了深刻的思想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对于延续学术传统、开拓研究空间、推动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主任苑秀丽研究员在大会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的投稿论文展现了广阔的研究视域,充分涵盖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脉络与当代发展。与会学者的发言体现了学术传统的传承和青年学者的活力。她还就夯实基本理论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意义探讨、关注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新变化等方面向与会学者提出建议和期许,呼吁学界加强交流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研究展现新风貌。